全国科普月期间,微生物研究所发挥学科特色与资源优势,积极投身科普活动,贡献专业力量。
2025年9月12日,研究所组织科研人员参加“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傅立峰副研究员赴北京市165中学为初中生做科普报告,获得好评,被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报道。
2025年9月20日,研究所开放所史与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等场馆,精心策划微生物赋能农业、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科普展区,为公众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参观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走进研究所,近距离感受微生物科学的魅力。
所史与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成为公众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传承的第一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科研手稿和实物展品,公众系统了解了研究所深耕微生物领域的发展历程,感受历代科研人员坚守初心、攻坚克难的科学家精神,增进了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与理解。
在主题科普展区,围绕微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微生物与人类生命健康、舌尖的美味&致命的毒菌等三个主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品、样品模型等形式,生动展示了微生物对人类生命、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影响与作用。病原室现场向公众赠送科普图书。
菌物标本馆向来是研究所科普活动的人气打卡点。在“真菌与人类”科普展厅,公众获取了关于真菌更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知识,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菌物标本制作展示区,公众观摩了菌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了解了标本信息数字化处理流程和显微拍照过程,深化了对菌物标本科研价值与保护意义的理解。
在研究所开放日外,微生物所也参与了朝阳区科技文化节科普展示活动。
本次科普活动进一步坚实了研究所与公众的沟通桥梁,更以通俗化、趣味化的形式传播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家精神。研究所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实践,开放科研资源、创新科普形式,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开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